赵大海接受央视专访:跨境旅行的放开是新冠“乙类乙管”的重要体现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耶鲁大学卫生政策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大海,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对于新冠疫情暴发、防控以及卫生政策第98次接受中央电视台专访,也是第186次接受央视、上视专访。2023年1月7日,赵大海接受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专访,在《环球望》节目就中国放开跨境旅行限制等相关话题进行了解释和评论。现将访谈内容翻译并摘录如下。
主持人:中国将新冠的管理从甲类降低到了乙类。乙类乙管意味着什么?
赵大海:这意味着抗击新冠不再成为整个中国的首要问题。发展经济、恢复社会发展将是整个国家的首要问题。此外,地方政府不会再采取严格措施应对新冠大流行。只有在新冠病例出现重症的可能性很高的情况下,政府才会干预其住院治疗,以尽可能降低新冠的重症率和病死率。就占总人口大多数的新冠轻症病例而言,政府将不再干预。
主持人:随着跨境旅行限制的解除,个人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赵大海:对于已感染新冠的人而言,尽管新冠再次感染率要比首次感染率低得多,但已感染者有必要预防新冠再次感染。
对于尚未感染新冠病毒的公众而言,他们应当在家里准备一些必要的药物,如退烧药。由于医院已人满为患,公众尽量在短时间内防范被感染。因此,公众应当采取常规的保护措施来预防感染。例如,外出时,公众应该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此外,对于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等弱势群体而言,在中国农历春节的春运高峰期间,尽量选择待在家里,而不是旅行。
主持人:过去一个月,中国为恢复跨境旅行做了哪些准备?您预计我们将面临哪些挑战?
赵大海:中国政府已放宽了跨境旅行的限制。具体来说,对于境外人员入境不再进行集中隔离和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此外,因新冠的航班熔断机制已被取消。越来越多的跨境航班已经恢复。此外,对出国的规定也同步放宽。
因此,中国已经为恢复跨境旅行做好了准备。就防控新冠大流行的潜在风险而言,由于当前的新冠变异株在世界各地都是相同或非常相似的,中国无需担心由于境外输入造成的境内大流行;同时,其他国家也不必担心从中国输出导致的其他国家的大流行。因此,我认为恢复跨境不会对新冠大流行防控带来重大挑战。
主持人:中国放宽出入境措施将如何影响国家和世界?
赵大海:这种放松将导致中国与世界之间正常的跨国旅行逐步恢复。此外,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都将受益于该放松措施。我相信今年将有大量中国居民出国,总人数可能会高于新冠大流行之前。此外,还会有大量的外国人将在今年来到中国大陆。除了跨国旅行外,国际货物贸易也将大幅增加。总之,我相信放宽出入境措施将对中国和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供稿者:国务学院
日期:2023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