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海接受央视采访:渐冻症治疗的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耶鲁大学卫生政策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大海,于2024年6月21日的“世界渐冻人日”,在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中国24小时》节目就渐冻症治疗进展的有关话题进行评论。现将访谈内容翻译并摘录如下。



主持人:您如何评价中国对于渐冻症的公共政策和治疗进展?

赵大海: 首先,在公共政策方面,渐冻症的治疗药物已被纳入全国社会医疗保险的报销目录。比如,治疗渐冻症的药物利鲁唑从2023年开始就被纳入社会医疗保险报销的范围。其次,在治疗进展方面,国内生产的依达拉奉舌下片是世界上第一种用于渐冻症患者舌下给药的药物,已用于中国渐冻症的临床治疗。此外,世界上第一种靶向基因治疗药物托弗森注射液,在今年上半年已应用于国内渐冻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之,渐冻症在中国越来越受到政府、制药公司和公众的关注。此外,中国在渐冻症治疗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主持人:随着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的发展,高科技能给渐冻症患者带来希望吗?

赵大海:国际顶级期刊上的最新成果最近频繁在讨论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应用于渐冻症治疗的可能性。此外,在美国,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治疗渐冻症的临床试验已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许可。按照我的理解,高科技确实有可能为治疗渐冻症提供一种新方法。此外,由于渐冻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的应用前景会受到限制。因此,我认为渐冻症治疗的更重要步骤是基于对患者捐献大脑的越来越多的基础研究,加强对渐冻症发病机理的分析。


供稿人:国务学院

日期:2024年6月22日

沪交ICP备20200053
Copyright © 2020上海交大—耶鲁大学卫生政策联合研究中心/SJTU-Yale Joint Center for Health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