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海接受央视采访:癌症防治需医防协同和政府的强力支持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耶鲁大学卫生政策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大海,于202524日,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采访,就当日世界癌症日的关话题进行了解释和评论。现将访谈内容翻译并摘录如下。

  主持人:鉴于中国人口庞大,如何更好地整合医疗资源来提升癌症的治疗和预防?

赵大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防融合已被论证为癌症治疗和预防的最佳模式之一。具体来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起覆盖全民的电子健康档案。此外,癌症的大多数危险因素和高危人群几乎都是已知的。根据基层医防融合的原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家庭医生应利用健康档案开展健康知识科普,持续干预相应高危人群的不良生活习惯。此外,基层医防融合效果的评估应以该社区新增癌症病例的减少作为目标。

此外,家庭医生还应基于健康档案对该社区的癌症患者开展随访,并持续将癌症患者的最新进展呈报给医联体的三级医院专科医生,以便持续对患者进行科学诊断和指导。然而,目前而言,无论是所有人的健康档案还是基层医疗卫生机的家庭医生制度都没有建立起来。因此,要提高癌症的治疗和预防水平,就必须改革现行的医疗卫生体制,使之促进医防融合,并为医防融合的实现提供必要的配套政策。

主持人:您如何评估中国在消除宫颈癌方面的努力,以及如何应对当前宫颈癌疫苗接种计划方面的挑战?

赵大海:首先,中国政府已发布了《加快消除宫颈癌的行动计划(2023-2030)》,以加快消除宫颈癌的进程。比如,免费的HPV疫苗接种政策已覆盖全国约40%的符合条件的女孩。

其次,当前的低HPV疫苗接种率是中国应对宫颈癌的最大挑战。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到203090%的女孩接种HPV疫苗的目标相比,中国目前的该接种率仅为10%。为实现世界卫生组织2030年的该目标,中央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具体而言,相关部门应在全国范围内为所有符合条件的女孩开展免费宫颈癌疫苗接种,尤其是九价疫苗的免费接种计划;此外,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从小学到高中的学校资源,加速开展HPV的健康教育和疫苗接种。

沪交ICP备20200053
Copyright © 2020上海交大—耶鲁大学卫生政策联合研究中心/SJTU-Yale Joint Center for Health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