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赵大海接受东方卫视专访:流调依然是上海新冠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耶鲁大学卫生政策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大海,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对于新冠疫情暴发、防控以及卫生政策第63次接受上海电视台专访,也是第137次接受央视、上视专访。2022年4月21日,赵大海接受东方卫视的专访(新闻综合频道同步直播),在《上海疫情防控直播特别报道》(原午间30分)节目就流行病学调查在上海疫情防控当中的作用等相关话题进行了解释和评论。现将访谈内容摘录如下。



主持人何婕:针对近期规模比较庞大的感染者群体,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已经没法一一流调溯源了,但刚刚看了记者的连线我们发现并不是这样,从专业角度来看,做好流调对于我们切断传播链、更好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到底有怎样的作用?

赵大海:无论潜在感染者群体是大还是小,如果要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流行病学调查都是最重要的尽快切断传播链的方法。即便是对于目前上海封控区的居民而言,依然如此。如果前期没有做好流行病学调查,那就是只对于阳性感染者进行了转运或隔离,对阳性感染者的密接者是失控的。虽然封控区居民是足不出户,但在定期频繁核酸检查的时候,居民下楼排队做核酸,就必然混杂着密接者,以及潜在的阳性感染者。如此这般的话,核酸筛查,原本是重要的切断传播链的手段,就会变成助长进一步传播的手段。

当然,对管控区和防范区的居民而言,流行病学调查的作用同样重要。总之,如果要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流行病学调查,是最重要的手段,又是最具成本效益的手段。只有通过了流行病学调查,才能做到在最短的时间、付出最小的代价,实现动态清零。



主持人何婕:跟此前上海处于全域静态管理相比,现在三区划分之后,尤其在防范区势必会增加人员流动,针对这种变化,我们的流调工作是否也要做相应的调整,重点应该放在哪里?

赵大海:对于防范区的流行病学调查,确实要与目前对封控区和管控区的流行病学调查的方式、重点等有很大的区别。最主要的区别依据在于,封控区和管控区,是对过去一段时间阳性感染者的密接者和次密接者进行追溯;防范区,已没有近14天的阳性感染者,不需要再进行对已发现阳性感染者的密接者的追溯。具体而言,首先,对于防范区,重点要做好新冠疫情的早期预警和监测机制,类似于在本波疫情之前上海疫情防控的策略,即瞄准精准防控。建立好一旦发现阳性感染者的及时监测机制和预案。如果万一有新增阳性感染者,借助大数据等技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尽快追溯到所有密接和次密接者。其次,在防范区,进一步加强对菜市场、超市等公共场所的流调技术和水平,确保这类人员密集,流动频繁的行业不发生聚集性疫情。


供稿者:国务学院
日期:2022年4月21日

沪交ICP备20200053
Copyright © 2020上海交大—耶鲁大学卫生政策联合研究中心/SJTU-Yale Joint Center for Health Policy